煤塵飄浮于空氣中,呼吸道是煤塵侵入人機體的主要途徑。煤塵作為一種異評估因素:煤塵 6 物,隨呼吸進入呼吸道,首先引起呼吸道一系列清除機制的反應,使大部分煤塵排出體外,過量的煤塵則可沉積在肺內引起病理性反應。煤塵對健康的影響就是這一系列生理反應和病理反應的過程和結局。
呼吸系統的清除反應
呼吸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強大的異物清除功能。首先是鼻腔的彎曲結構和鼻毛以及咽部、氣管方向的多變及分叉,使塵粒隨呼吸氣流進入呼吸道后,不斷發生碰撞作用,從而使較大的塵粒(>10μm)被滯留在鼻腔和大氣道。隨著氣管分叉的增多,氣流速度也逐漸減慢,此時塵粒在重力作用下則可沉降在氣管以至肺泡壁。煤塵沉積的機會決定于粉塵顆粒的大小和比密度以及作業人員的呼吸通氣量及流速。一般來說,較大的塵粒沉積在上呼吸道,較小的塵粒則可沉積在呼吸道;直徑在 2~10μm 的微粒沉積在氣管壁上,;直徑在 2μm 以下的塵??沙练e在呼吸性細支氣管和肺泡壁上。近圓形的塵粒易于重力沉降,而不規則的塵粒則更多的由于慣性碰撞而被阻留在鼻腔等上呼吸道。結構正常的鼻腔具有強大的濾塵作用,可將 30%~50%的煤塵顆粒阻留在鼻腔。沉積于呼吸道的煤塵顆粒由于粘膜的分泌物而滯留在管壁和纖毛上。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纖毛運動和咳嗽反射是完成塵粒清除作用的重要機制。完整的支氣管粘膜上皮細胞的纖毛規律運動,使塵粒自呼吸道深部逐漸向上移動,隨著粘液的分泌以咳嗽、咳痰的形式排出體外。進入肺泡的煤塵顆粒,有相當數量可隨著呼出氣流直接排出體外而不發生沉積。沉積于肺泡壁紙的塵粒,被巨噬細胞吞噬而形成吞噬體。吞噬體和初級溶酶體相結合形成次級溶酶體,次級溶酶體內的各種水解酶可將吞噬體內的某些 “塵粒”消化。吞噬煤塵后的巨噬細胞通過阿米巴樣運動向上移行到有纖毛上皮的細支氣管粘膜表面,然后再通過纖過運動移送到上呼吸道,通過咳嗽、咳痰排出體外。吞噬粉塵后的部分巨噬細胞可由肺泡間隙的擴散作用進入淋巴管,隨淋巴回流進入肺門淋巴結。
由上可見,上呼吸道的阻留作用和煤塵的慣性碰撞及重力沉降作用使煤塵沉積于呼吸道內,呼吸道粘液的分泌和纖毛上皮的運動,然后通過咳嗽咳出是煤塵排出的主要方式。未沉降的煤塵顆??呻S呼出氣流直接排出體外。一般來說,進入呼吸道的煤塵 98%左右的塵??赏ㄟ^上述機制清除出去,滯留于肺內的塵粒只是吸入粉塵總量的 2%~3%。雖然吸入的煤塵只有少量可滯留于肺內,但長期吸入高濃度的可吸入性煤塵,終將逐漸使肺內的儲留量增多。長期儲留于肺內的煤塵顆粒,根據其化學性質的不同,則可引起一系列病理反應,其中某些煤塵具有嚴重的致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