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iy9jj"></strike>

    <tbody id="iy9jj"><pre id="iy9jj"></pre></tbody>
      <dd id="iy9jj"><track id="iy9jj"></track></dd>
      <th id="iy9jj"></th>
    1. <nav id="iy9jj"></nav>
    2. <em id="iy9jj"><acronym id="iy9jj"></acronym></em>

      <dd id="iy9jj"></dd>
      <span id="iy9jj"></span>
      <nav id="iy9jj"><big id="iy9jj"><video id="iy9jj"></video></big></nav>
          當前位置:首頁 > 職業衛生評價

          GBZ/T 298—2017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文章欄目:職業衛生評價 來源:職業衛生網 瀏覽次數: 評論: 頂: 踩: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的框架、工作程序、評估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對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化學有害因素所導致的職業健康風險進行評估。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Z 2.1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

          GBZ 159 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

          GBZ/T 160 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

          GBZ/T 229.2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 第2部分:化學物

          GBZ 230 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職業健康風險評估 occupation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通過全面、系統地識別和分析工作場所風險因素及防護措施,定性或定量地測評職業健康風險水平, 從而采取相應控制措施的過程。

          3.2

          接觸濃度 exposure concentration

          風險評估中估算每個勞動者接觸于化學有害因素的濃度,是工作場所空氣中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 或最高容許濃度,經接觸時間特征校正后的校正值。

          3.3

          參考接觸濃度 reference exposure concentration

          人群連續吸入某接觸濃度的化學有害因素,在其一生中都可能不會發生某種健康風險所對應的接觸 濃度值。

          3.4

          參考劑量 reference dose

          人群終生接觸某劑量水平的化學有害因素,在其一生中都可能不會發生某種健康風險所對應的接觸劑量。

          3.5

          吸入單位風險 inhalation unit risk

          勞動者連續接觸于空氣中化學有害因素濃度為1μg·m-3所引起的超過一生癌癥危險度估計值的上限 值,又稱斜度系數。

          3.6

          危害商數 hazard quotient

          經吸入化學有害因素導致的非致癌風險水平,為接觸單一化學有害因素的接觸濃度與其相應參考接 觸濃度的比值。

          3.7

          危害指數 hazard index

          多種化學有害因素危害商數的計算值。

          3.8

          致癌風險值 carcinogenic risk

          經吸入化學有害因素導致的癌癥風險水平。

          3.9

          相似接觸組 similar exposure group

          一組對某一化學有害因素有相同接觸特征的勞動者,組內勞動者的工作任務、操作方式及頻次、工 作流程、所用物料均具有相似性。

          3.10

          風險控制 risk control

          處理職業健康風險的措施,該措施包括任何流程、策略、設施、操作或其他行動。

          4 風險評估框架

          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框架主要包括危害識別、危害特征評估、接觸評估和風險 特征描述四個要素,見圖1。

          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6 評估方法

          6.1 危害識別

          6.1.1 內容

          危害識別是發現、確認、描述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危害的過程,其任務是識別工作場所存在 的化學有害因素,及其對接觸職業人群是否引起職業性損傷,以及損傷發生的條件。主要通過以下方法 識別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化學有害因素的種類、接觸途徑和操作方式等情況。

          6.1.2 資料收集

          收集化學有害因素的化學名稱、CAS號、商品名、同義詞、分子式、結構式、分子量、純度及雜質 含量、聚集狀態、顏色、氣味、密度、分散度、熔點、沸點、飽和蒸氣壓及蒸氣密度、閃點、空氣中爆 炸濃度極限、溶解度、化學反應特性及穩定性等理化特性資料;毒性、致敏性、致癌、致突變和致畸等 毒理學資料及危害等級資料。

          6.1.3 現場調查

          6.1.3.1 生產工藝及化學有害因素基本情況

          6.1.3.1.1 主要包括可能產生化學有害因素的工藝流程、原輔料的規格及使用量、中間產物、產品和 副產品的產量、儲運方式??梢酝ㄟ^以下幾個方面對化學有害因素進行識別:

          a) 查看貨物清單、化學有害因素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包裝標簽; b) 檢查存放或使用化學有害因素的所有地點;

          c) 分析生產工藝中每一生產環節可能產生的化學有害因素;

          d) 分析副產品、雜質、成品和廢棄物(垃圾、殘渣和逸散物等)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與含量; e) 分析維修、清潔、污水處理或測試等工作流程中使用或產生的物質。

          6.1.3.1.2 化學品基本信息調查表見附錄 B。

          6.1.3.2 勞動者接觸情況及危害控制措施

          接觸情況包括勞動者作業方式、接觸途徑、接觸濃度、接觸時間、接觸頻率、接觸量等,勞動者應 包括接觸或可能接觸于化學有害因素的所有在崗職工及外圍人員,包括但不限于生產、維護、維修、研 發、化驗、清潔等崗位。崗位接觸化學有害因素基本信息調查表可見附錄C。

          危害控制措施包括職業衛生管理措施、衛生工程技術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應急救援措施、職業衛 生培訓、職業健康監護等情況。危害控制措施調查表見附錄D。

          6.1.4 職業健康檢查

          對既往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新近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的不明原因的健康損害進行分析,以識別可能 造成健康損害的化學有害因素。

          6.1.5 采樣檢測

          對生產或使用混合性化學品的工作場所或出現不明原因健康損害時,應根據GBZ 159及GBZ/T 160

          等系列標準對化學有害因素進行采樣檢測,以識別可能存在的化學有害因素。

          6.2 危害特征評估

          6.2.1 內容

          危害特征評估是通過分析化學有害因素的流行病學、自身特性、毒理學(包括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 等資料,掌握化學有害因素接觸劑量與勞動者健康效應之間的關系,確定危害等級的過程。

          6.2.2 流行病學資料

          流行病學資料主要包括可能存在或產生該化學有害因素的生產工藝、接觸人群、接觸時間及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空氣中濃度或勞動者接觸濃度;現有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及其防護效果;該化學有害因素 在不同作用水平的機體反應資料(包括急、慢性實驗研究,急、慢性中毒病例資料,職業人群接觸水平 與健康狀況相關資料等)。

          6.2.3 自身特性資料

          自身特性資料主要包括化學結構、理化特性、構效關系確定的化學物的危害性。

          6.2.4 毒理學資料

          毒理學資料主要包括毒性、致敏性、致癌、致突變和致畸等毒理學資料及危害等級資料。

          6.2.5 危害特征評估分級方法

          6.2.5.1 危險度(R-phrases)分級

          根據歐盟危害分類系統的危險度或職業接觸限值范圍進行分級,按照危害水平由小到大分為5級

          (A~E),另有S級體現皮膚和眼部危害,具體方法見附錄E.2。

          6.2.5.2 基于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級

          根據化學有害因素的理化特性和毒理學資料,依據GBZ 230 進行危害特征分級。

          6.2.5.3 基于美國工業醫師協會(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ACGIH) 或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的毒性分級

          根據ACGIH或IARC的毒性分級,對化學有害因素進行危害特征分級。具體方法可見附錄F.2。

          6.2.5.4 基于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的參考接觸濃度和吸入單 位風險分級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計算的劑量-反應關系參數(如參考接觸濃度或吸入單位風險)進行危害特征分 級,具體方法見附錄G。常見化學有害因素的參考接觸濃度見附錄H,常見致癌化學有害因素的吸入單 位風險見附錄I。

          6.2.5.5 基于流行病學資料中的劑量-反應關系分級

          6.2.5.5.1 對于已開展大量職業流行病學研究的化學有害因素,可運用系統綜述和 Meta 分析的方法, 計算劑量-反應關系或相對危險度。

          6.2.5.5.2 對于缺乏職業流行病學研究資料的化學有害因素,應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收集既往急性中 毒和慢性職業中毒病例,并對新近健康檢查中發現的職業性疾患病例進行分析。將勞動者根據接觸濃度或累積接觸劑量進行分組,對不同濃度或不同劑量組、對照組的勞動者健康資料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顯

          著性檢驗;對健康損害的性質、指標的特異性和靈敏性進行分析,對健康損害的程度及其與接觸濃度的 劑量-反應關系和生物學意義進行評估。

          6.3 接觸評估

          6.3.1 內容

          接觸評估是確定勞動者接觸化學有害因素劑量及接觸情況的過程,為準確評估每位勞動者的接觸水 平,可根據工作任務、工藝流程、工作崗位等建立相似接觸組,選取各組有代表性的勞動者進行接觸評 估。

          6.3.2 定性評估

          綜合考慮化學有害因素的物理特性和使用量,分別對固態化學品和液態化學品進行接觸分級,均分 為4級。固態化學品接觸分級(exposure predictor band solid,EPS)及液態化學品接觸分級(exposure predictor band liquid,EPL),具體方法見附錄E.3。

          6.3.3 半定量評估

          6.3.3.1 接觸比值評估

          當可獲得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有害因素檢測結果,且已制定相應的職業接觸限值(OEL,包括最高 容許濃度、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時,將接觸濃度(E)與職業接觸限值(OEL) 進行比較,以E/OEL的最大值確定接觸等級,具體方法見附錄F.3.1。

          6.3.3.2 接觸指數法

          當無法獲得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有害因素檢測結果或某些化學有害因素未制定相應的職業接觸限 值時,可根據6.1.2的調查結果,計算接觸指數,確定接觸等級。具體方法見附錄F.3.2。

          6.3.3.3 綜合指數法

          綜合考慮化學有害因素的物理特性、危害控制措施、使用量、接觸時間及接觸水平,將6.3.3.1中 的接觸比值納入6.3.3.2的接觸指數矩陣模型中,進行綜合評估。具體方法見附錄F.3.3。

          6.3.4 定量評估

          根據勞動者每天的接觸劑量,結合勞動者的期望壽命或接觸工齡計算風險指數。根據化學有害因素 的危害特征,定量評估分為非致癌風險評估和致癌風險評估,非致癌風險評估方法見附錄G.1,致癌風 險評估方法見附錄G.2。

          6.4 風險特征描述

          6.4.1 內容

          風險特征描述是通過對危害特征評估和接觸評估的結果分析,確定風險等級的過程,并采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風險控制對策可見附錄J。根據6.2的危害特征評估方法和6.3的接觸評估方法,進行風險 特征描述。

          6.4.2 定性評估

          根據化學有害因素的危害特征等級和接觸等級,形成矩陣,判定風險等級。評估模型及應用舉例見 附錄E。

          定性風險評估方法可作為職業接觸限值評估的一種篩選和代替方法,為中小企業制定健康風險控制 對策提供依據,也可作為大型企業識別健康風險關鍵控制點的一種工具。

          6.4.3 半定量評估

          根據6.2評估得出的危害特征等級及6.3.3評估得出的接觸等級,判定風險等級。風險評估模型及應 用舉例可見附錄F。還可根據化學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職業接觸比值和勞動者的體力勞動強度三個要 素的權數進行有毒作業分級,具體方法參照GBZ/T 229.2執行。

          半定量風險評估方法可作為不同類型的企業開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的一種工具,并為選擇適宜的優 先控制對策提供依據。

          6.4.4 定量評估

          非致癌風險評估可根據接觸濃度計算非致癌風險危害商數(HQ),獲得非致癌風險值。風險評估 模型及應用舉例見附錄G.1。

          致癌風險評估可根據吸入單位風險、接觸劑量、接觸工齡等,計算致癌的吸入超額個人風險。風險 評估模型及應用舉例見附錄G.2。

          定量風險評估方法可作為對已知化學有害因素接觸濃度、接觸時間及接觸工齡的各種類型的企業開 展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工作的一種工具。

          7 使用本標準的說明

           

          參見附錄A。

          完整版下載:http://bbs.zywsw.com/thread-96174-1-1.html

          我要評論

          條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個人意見 驗證碼:

          <>
          職業衛生網微信二維碼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strike id="iy9jj"></strike>

          <tbody id="iy9jj"><pre id="iy9jj"></pre></tbody>
            <dd id="iy9jj"><track id="iy9jj"></track></dd>
            <th id="iy9jj"></th>
          1. <nav id="iy9jj"></nav>
          2. <em id="iy9jj"><acronym id="iy9jj"></acronym></em>

            <dd id="iy9jj"></dd>
            <span id="iy9jj"></span>
            <nav id="iy9jj"><big id="iy9jj"><video id="iy9jj"></video></big></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