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8-05-02 來源:職業衛生網 瀏覽次數: 評論: 頂: 踩:
國衛辦監督函〔2018〕24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計生委,委監督中心: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7年國家監督抽檢計劃的通知》(國衛辦監督函〔2017〕112號)要求,各地組織開展了醫療衛生國家監督抽檢。截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省份及委監督中心報送了監督檢查結果?,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監督檢查情況
(一)醫療衛生。全國共抽查醫療機構16857家,其中抽查醫院1645家,衛生院2023家,門診部1292家,診所11897家。抽查內容主要包括醫療機構資質管理、人員管理、依法開展診療活動以及出具醫學證明文件等4個方面5個項目。其中,未發現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占99.13%,未發現出賣、轉讓、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占98.90%,按期校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占98.27%,在登記范圍開展診療活動的占97.45%,未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占97.20%。各省份抽查情況詳見附件1。
(二)職業衛生。全國共抽查職業病防治機構837家,其中職業健康檢查機構706家,職業病診斷機構131家。抽查內容包括資質管理、人員資格、儀器設備管理、技術服務報告管理和依法履職情況等5個方面7個項目。其中,在批準范圍內開展工作的占98.91%,依法持有有效批準(資質)證書的占98.67%,依法履行職業病、疑似職業病報告職責的占98.06%,職業病統計報告制度建立和人員配備符合要求的占97.69%,儀器設備管理符合要求的占96.59%,技術人員滿足工作要求的占96.00%,出具的報告符合相關要求的占93.99%。各省份抽查情況詳見附件2。
(三)放射衛生。全國共抽查放射診療機構5827家,抽查內容包括放射診療許可管理、建設項目管理、職業健康管理、個人防護用品管理以及放射防護檢測情況等5個方面8個項目。其中,持有有效的《放射診療許可證》的占97.40%,在批準范圍內開展放射診療工作的占98.14%,診療場所按照規定進行防護檢測的占96.05%,按照規定配備并使用放射防護用品的占95.35%,放射工作人員按照規定進行職業健康監護的占95.01%,放射工作人員按照規定進行個人劑量監測的占94.98%,放射診療設備按照規定進行了放射防護性能檢測的占94.63%,新、改、擴建放射診療建設項目按照規定進行衛生審查、竣工驗收的占93.51%。各省份抽查情況詳見附件3。
(四)血液安全。全國共抽查采供血機構140家,其中血站(含特殊血站)100家,單采血漿站40家。抽查內容包括資質管理、血源管理、血液檢測和包裝儲存運輸及其他方面。其中,按照許可范圍開展工作的占99.28%,從業人員取得相關崗位執業資格從事血液安全工作的占97.81%,使用符合國家規定的耗材的占99.28%,按照規定對獻血者、供血漿者進行身份核實、健康征詢和體檢的占100%,按照要求檢測新漿員和間隔180天的漿員血漿的占97.96%,未超量、頻繁采集血液(漿)的占99.25%,未采集冒名頂替者、健康檢查不合格者血液(血漿)的占100%,按照規定保存血液標本的占100%,按照規定保存工作記錄的占100%,對檢測不合格或者報廢的血液(漿)按照有關規定處理的占100%。各省份抽查情況詳見附件4。
全國共抽查開展臨床用血的醫療機構151家,抽查內容包括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臨床輸血規章制度建立、使用血液管理、互助獻血與應急用血采血、儲血設備等方面。其中,遵守臨床用血管理規定的占100%,按照規定開展互助獻血和應急用血采血的占96.83%,從業人員取得相關崗位執業資格從事血液安全工作的占97.04%,建立和完善臨床輸血相關規章制度的占94.96%。各省份抽查情況詳見附件5。
二、下一步工作
(一)各地要對本轄區監督抽檢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對存在的問題要深入剖析根源,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堅決依法嚴肅查處,督促切實落實整改到位,并及時向社會公開監督抽查和案件查處情況。
(二)各地要多措并舉,切實加強醫療衛生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普及力度,指導并督促醫療機構、采供血機構、職業病防治機構、放射診療機構切實提升依法執業意識,嚴格落實依法執業主體責任,依法執業、規范執業。
(三)2017年度監督抽檢中仍然存在部分省份抽檢結果上報不及時、部分數據信息存在邏輯錯誤等問題,影響相關工作進度和質量。各地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國家監督抽檢工作的組織領導,強化措施,落實責任,切實做好2018年監督抽檢工作。
附件:
2.職業衛生國家監督抽檢情況匯總表
3.放射衛生國家監督抽檢情況匯總表
4.采供血機構國家監督抽檢情況匯總表
5.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國家監督抽檢情況匯總表
2018年4月9日